▲大唐八期的垃圾分類投放亭是興隆社區的第一個垃圾亭
▲原來的垃圾投放點,垃圾桶零零散散的,顯得雜亂
▲科技村小區垃圾投放點做成了垃圾亭,整潔美觀
▲此前,科技村小區垃圾投放點設在路邊,不太雅觀
▲現代家園小區垃圾投放點變身漂亮垃圾屋
▲原來的垃圾投放點,垃圾桶露天擺放
臺海網12月21日訊(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 文/圖) “半年沒回來,沒想到咱們小區變得這么漂亮啦,真是意外驚喜!”近來,在廈門市湖里區殿前街道基層黨建引領下,殿前街道興隆社區垃圾分類更徹底了,垃圾投放點更靚麗了,小區環境更加美觀溫馨了,居民在新一輪垃圾分類推廣中獲得感更強了,笑容更美了。
變了
垃圾投放點成綠色宣傳陣地
每每提到垃圾堆,大多數人能腦補的,是異味和雜亂,但在現代家園小區,分類垃圾投放點卻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。“以前就是幾個垃圾桶排成一排,沒有洗手池,也沒有遮擋,從樓上看下去總覺得很礙眼。”巫阿姨在現代家園小區做了三年督導員,每每從居民樓上看到露天的垃圾桶,她的心里總有些說不出的滋味,尤其是夏天,高溫和陽光炙烤在垃圾桶上,難聞的異味,五樓都能聞得到。
現在好了,巫阿姨說,垃圾投放點變身漂亮垃圾屋,不僅看過去整齊干凈,而且不用擔心垃圾桶會被雨水打濕,不用擔心垃圾被曬臭難聞,就連她的工作環境都變好了,有地方可以歇歇腳、躲躲雨。
這樣的改變,當然不只是現代家園小區,在殿前街道興隆社區可謂遍地開花。
擁有237戶家庭(其中33間店面)的科技村小區,垃圾投放點被因地制宜地做成了垃圾亭,垃圾桶像一只只綿羊被柵欄圍在當中,每天早晨七點到九點、晚上六點半到八點半,柵欄向居民開放,并配有督導員現場督導垃圾分類。“別小看這個柵欄,它可是我們實行定時定點投放的‘利器’呢!”陳加添是科技村小區的督導員,他告訴導報記者,這個柵欄是活動的,而且在與垃圾桶等高的地方有上下兩個,督導時間兩個欄桿向下,居民可隨意投放;非督導時間,兩個欄桿向上,垃圾桶就打不開了。“在它的幫助下,居民已經養成了定時定點投放的好習慣,分類準確率非常高。”興隆社區吳凱凱表示,以前垃圾點就是臟亂差的代名詞,放在誰家附近都會收到投訴;現在把垃圾投放點變成綠色宣傳陣地,不僅得到居民的高度支持,還拉近了督導員和居民的距離,大家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也高了。
美了
治理下的小區上了一個檔次
在興隆社區的多個小區,變化的不僅是分類垃圾投放點,伴隨著它改變的,是整個小區的面貌和環境。
大唐八期的垃圾分類投放亭,是興隆社區的第一個垃圾亭,遠遠看上去,咖啡色的墻身、銀色的洗手池,配合各色垃圾桶,好像一個色彩斑瀾的花房。走上前去,垃圾分類的宣傳內容在墻壁上醒目溫馨,還有LED屏幕不斷滾動播放著“推進垃圾分類制,準確投放是關鍵。垃圾分類不落地,廈門環境更美麗……”
在大唐八期住了十幾年的林煥明,說起垃圾亭,豎起了大拇指:“我在這個小區住了十幾年了,原來垃圾桶零零散散的,現在不僅集中投放,還有個小亭子,垃圾桶及時沖水消殺,又干凈又衛生,很明了很清楚,垃圾亭讓小區整個提高一個檔次呢。”
在現代家園小區,督導員正和一位居民寒暄著。“大半年沒回來,一進小區我都不認識了,這還是我們小區嗎?太漂亮了!垃圾投放點變為垃圾屋,垃圾分類有了明顯的辨識度,變成了小區景點,整個小區環境變美了,生活質量提高了。”一位居民這樣感嘆道。
事實上,如今的現代家園小區垃圾屋,已是不少居民心中的“地標”??Х壬膲ι?,白色的鏤空窗,人字屋脊,閩南風中透著現代感,十幾個各色垃圾桶有序地擺放在其中,與周圍蒼勁榕樹、翠綠灌木相得益彰,讓這個216戶家庭(其中49間店面)的小區透出了精致和溫暖。
笑了
共建共享獲得感更強了
今年以來,在殿前街道下沉黨建的引領下,殿前街道在改善民生的道路上奮力奔跑,以垃圾分類提升為抓手,打造小區治理升級版,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,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攀升。
比如現在被居民贊不絕口的大唐八期,曾經和很多老舊小區一樣,不少路面“皮膚”破損,沙土裸露在外,人車混行亂糟糟,小區入口處還有一個車行死角,居民常常吐槽但卻也無可奈何。
殿前街道結合基層實際,調動基層社區力量,發揮“大黨建”在“微治理”中的引領作用,在原有硬件造型下,重新規劃行程路線,將人車分流;建設綠色通道,解決整體安全問題;針對原大門死角問題,重新改造大門,提升整體安全感;重新規劃車位,提升小區整體形象……
比如科技村小區,社區改造了垃圾亭,居民自籌鋪設了健康步道,小區更加美觀了,茶余飯后居民走在自己鋪的路上,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幅提升。
再比如現代家園小區,有了垃圾屋,垃圾分類再也不是社區和督導員推著居民走,而是居民主動參與、主動分類,大家共同參與、共同治理、共同維護,整個小區鄰里關系更融洽了,生活更溫馨了。
興隆社區主任鄭靈巧說,殿前街道把基層黨建落到實處,指導和支持社區創新探索,他們充分利用黨群服務室為小區孩子輔導作業、為抗疫英雄舉辦歡迎儀式,真正把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匯聚起來,營造出了人人參與、人人共享的小區治理格局。
上一篇:辦公室要擺4個垃圾桶?天津標準來了! |
下一篇:發放11.2萬個入戶廚余垃圾桶,天橋區生活垃圾分類全域覆蓋 |
|
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