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說:田林十二村的高科技垃圾廂房 金旻矣 攝
一張門禁卡、一塊信息屏、一個感應洗手池、一個雨篷、一個反光鏡和一組攝像頭,是徐匯區虹梅街道田林十二村的“六大法寶”。這個有2078戶人家、常住人口6019人的老舊小區,圍繞著“垃圾分類”用高科技“傍身”,破解了定時定點、濕垃圾破袋、綠色賬戶積分難等多個難題。
刷卡才能開的智慧垃圾桶在上海已不罕見,但和小區門禁系統、綠色賬戶都關聯的智慧垃圾廂房卻不多見。記者看到,居民的二維碼卡可以刷開小區門禁和垃圾廂房,每張身份證只能申請一張卡。不過,居民卡能刷開垃圾廂房的時段為上下午各3小時,只有管理員和志愿者的卡才能全天刷開。
“對于上班族等特殊人群,我們將刷卡時段相應延長,便于誤時投放。不過,原來可能兩三分鐘就能走到最近的點位,但誤時投放點也許需要走三五分鐘。”田林十二村居委書記趙國慶表示,這也是鼓勵大家盡量在正常時段內投放。
以往,志愿者為了給大家的綠色賬戶積分,每天要在垃圾桶邊站6個小時,后來小區又升級了技術,將綠色賬戶與門禁、垃圾廂房系統關聯,居民每刷開一次垃圾桶,就能往賬戶里積分。
6個垃圾廂房都加裝了監控探頭,喇叭中循環播放“歡迎參與垃圾分類,謝謝分類投放”。此外,垃圾桶的感應門上還裝了個微型攝像頭,后臺可以看到人臉。趙國慶說,如果收運時發現混投,就可以根據這個探頭“追根溯源”,居委和志愿者再上門做工作。
不僅有規矩,也有人性化措施,讓冷冰冰的垃圾房有了溫度。垃圾廂房邊都裝了感應式洗手池,配了按壓式洗手液,裝了雨篷,大家不但可以洗手,也不會弄臟水龍頭,下雨天更不怕淋濕。有一組廂房較大,為了不擋住車輛視線,還裝了慢行標志和反光鏡,“有居民投訴反光鏡對著家里,我們現場查看后就調低了鏡子高度”。廂房上的電子信息屏,還實時顯示濕垃圾總量、戶均濕垃圾量、環衛車牌號等信息。
上一篇:合肥又有兩小區試點垃圾分類 增設雨棚、洗手池 |
下一篇:合肥瑤海區垃圾分類開啟定點投放 定點增設雨棚、洗手池 |
|
|||||
|